组网时间比较长,有办法解决优化么?一些组网参数是可以进行配置的。以Wi-SUN FAN 来说,要支持的是大规模的网络。为避免频繁的握手封包造成通道的拥塞,一些组网封包的发送间隔都会拉长其发送间隔,容易让人认为组网时间长。事实上,如果是小规模网络的应用,可以达到上电后 10 秒内入网的程度。Wi-SUN一个网络较多可以有多少个节点?多大规模的网络可以依然稳定地工作?这个根据各Wi-SUN方案的实作能力各有不同,大规模网络的架设需要长时间的调适与现场测试取得一个较佳的参数配置。以濎通芯的方案来说,目前一个Wi-SUN 网络可以达到 1000 个节点入网,且在30分钟即可完成千点组网。Wi-SUN利用普遍采用且久经验证的行业标准来实现开放的、可互操作的解决方案生态系统。上海工业物联网应用Wi-SUN生态系统
Wi-SUN在电池受限的低功耗使用场景下,相比LoRa而言有什么优势?在电池受限条件下,Wi-SUN节点可以选择较短距离的路由/中继节点进行传输从而节约能量,而不必像LoRa那样当组网形成后传输距离就确定了(因为只有一跳)。Wi-SUN国内现在可以申请测试了吗?预计什么时候1m速率及PLC-双模的产品可以出来?目前还没有国内的测试机构接洽联盟商谈建立国内测试体系。另外,1Mbps速率的提案属于FAN1.1范畴。相关讨论正在FAN与PHY工作组进行中,会员们请积极参与。重庆联芯通Wi-SUN模块智能计量、智能路灯系统、公共安全、交通监控、噪音检测和污染监控都是Wi-SUN的应用目标。
联芯通的Wi-SUN芯片VC7300在1,000个节点组网规模下,6级跳频组网约20分钟,单级组网只需10分钟,具有可视网络拓扑,云端管理容易,具备企业级信息安全防护。VC7300在客户端之应用目前已实现支持多达3,000个以上节点的网状网络组网,不只有Mesh网状网络功能,还能够穿过地下室和金属障碍物进行传输,兼具IPv6、双向通讯、远程升级等优势。 在5G浪潮推波助澜下带动各种物联网应用需求大幅增长,联芯通已在智慧电表、智慧路灯、光伏发电厂、智能低配电柜等领域上陆续建立成功应用案例。
Wi-SUN具备内置安全性,作为标准规范的一部分,Wi-SUN定义了一个基于认证的安全性机制,并可通过Secure Vault 软件实现在芯片或无线电装置上,和比方说AAA服务器或无线电服务器负责认证的部分。所以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Wi-SUN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规范本身的关键安全性。Wi-SUN不只非常适用于电力、水和燃气计量等公用事业应用,也相当适合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类型的应用,比如路灯、停车、环境传感器以及一些我们可望在2021年看到的新兴应用,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和其他相关产品。上述优势将是带动市场转向采用Wi-SUN的原因,因为它的IP 规格非常适合这些新的应用程序。Wi-SUN还为增强型家庭区域网络(HAN)通信配置文件提供认证。
Wi-SUN较大支持较多跳数?网络延迟有多少?每个节点较多支持多少个上行路由和下行路由?多跳后,数据过多对较后的一个节点能耗、寿命有什么影响?Wi-SUN 规格上较多支持24跳,但目前实际电表的现场应用中,较多看到的是五跳环境。它采用集中式路由, 可以根据传输质量自动切换上行路由(父节点)并通知BR其父节点信息完成下行路由建立。 以实际测试来看,每一跳间的 RTT (Round Trip Time)大概在 100ms~200ms间,在一个五级环境,从Border Router到第五级节点ping 100 bytes 封包100次的RTT: 较短: 700ms/ 平均: 930ms/ 较长: 1150ms。 多跳对于叶节点的功耗影响较小,对转发节点影响较大。数据过大时,应用层必须切包,因此发送数目封包会变多。若是对于转发节点,负担加重,因此平均功耗必然变大,电池寿命势必减少。Wi-SUN非常适合将智能城市传感器(废弃物管理、自动售货机)和DER(分布式能源)集成到电网中。杭州Wi-SUN芯片
Wi-SUN已经着手为基于IEEE802.15.4g无线规范关键标准的全球协作提供一个论坛。上海工业物联网应用Wi-SUN生态系统
Wi-SUN规范的网络层是基于6LowPAN,从拓扑看,它是簇状网络,但Wi-SUN独有的Mesh网络路径自修复功能,可根据新建筑物的遮挡程度计算路径损耗,自动优化网络路径,所以它的“相邻”节点间看似不相关,实际是会在“必要”时发生通信的。 所以,它可以在一座城市形成一张网状网络。比如当你家单元门前放了一个垃圾桶,它可能会和旁边的路灯请求加入这张Mesh网络从而变得“智能”,而不会因为它和基站间某栋楼宇,甚至某颗大树的遮挡变得“弱智”。在网状网络中,设备和传感器可以直接对话,以提高网络速度和效率,同时实现更高级的智能。 同时,这个智能设备它也不应该因为旁边盖了栋写字楼,而需要工程人员重新布基站,或调整基础位置。上海工业物联网应用Wi-SUN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