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重菌的种类,认为一种菌可以解决多种问题。超过保质期使用就没有效果国家标准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及“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液体制品保质期为3个月,粉剂及颗粒制品为6个月。超过保质期并不意味着产品没有效果,要区别对待。少数用户缺乏对症用菌的意识,选购产品时只注重是否含菌,而不关注菌的种类,使用不对症的菌品种后,达不到所需目的。现阶段在农业部获得登记的微生物品种有9种,具有不同的功能,要结合需求、菌种特点、菌种功能选用对症的产品。同时,这些菌种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更多的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西藏本地生物菌肥技术指导
留心观察的果农朋友会发现在生物菌肥或者生物菌剂的外包装袋上,都有标有“XX亿活菌”或者“XX亿孢子”的字样。虽然说活菌跟孢子都是活的,但是这里面大有文章!首先,与真正意义上的活菌不同,孢子其实只是菌类的“种子”。它在干燥的包装袋里时,是处于休眠状态的。如果我们把它倒出来以后随便往田里一撒,那么它是***发挥不了作用的,这跟浪费钱没什么区别。一般来说,只有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以及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孢子才能打破休眠,重新***,使菌丝萌发出来,从而发生作用。内蒙古常规生物菌肥厂家供应微生物肥料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的作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螯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30%。
使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料来改良土壤,提高果实品质已成为广大果农的共识。市场上的菌肥种类五花八门,常有果农朋友问我,到底哪种菌肥好呢?为此先向果农朋友讲几点基本常识:***,菌肥并不能为果树提供营养,菌肥在土壤改良中起关键作用,但并不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机肥,不是菌肥;第二,当地的土著菌是比较好的生物菌,因为土著菌在当地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第三,单一的或几种强势菌株使用并不利于土壤改良,试想如果这类菌肥施入土壤还保持强势,必然会破坏土壤中的菌群结构,不利于土壤健康,而如果它不再保持强势,用之何益?基于此,我一直提倡果农朋友自己制作生物菌肥,因为自己做的菌肥是比较好的菌肥,而且制作过程简单方便,成本极低。同样自己做的有机肥也是比较好的有机肥,因为自己可以选择好的原料,并根据自家果园土壤条件和果树生长情况调整肥料养分的比例。下面以堆肥用菌肥为例,介绍制作的过程和使用方法。
促进快速生长:能产生刺激作物生长的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与植物根系接触后,能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刺激作物的生长,从而使作物产生增产效果。调节生命活动,增产增收:菌群中的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须根增多。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的植物内源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经由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调节营养元素往果实流动,膨果增产效果明显。与施用化肥相比,在等价投入的情况下可增产15%~30%。微生物菌肥,含有多达十余种高效活性有益微生物菌,适用于各种作物使用,可提高养分利用率,具有广普性。
微生物的成本应该由三部分组成:有效功能菌、载体和其他添加物菌固然是成本的首要因素,否则就不是菌肥了。但目前菌、功能菌、活菌、基础菌、总菌数、菌落数、根际细菌,五花八门的叫法很多。定义不同,意义就不同,随意抓片树叶就含菌几万,不能说这含菌的树叶就值多少钱。各种定义的菌差异很大,确切的概念应该是有效功能菌;不同的菌种,功能、效果不同,成本也会有很大差异。千万不要被标示的5亿,10亿,甚至15亿的菌含量所蒙蔽,国家标准:微生物菌剂产品颗粒的是≥1亿,液体是≥2亿。生物有机肥是≥0.2亿,是国家相关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制定的。看到动辄标示的10亿、15亿菌含量的微生物菌肥一定要注意。纯植物源原料,能明显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增产。新疆原产地生物菌肥价格实惠
那么包装袋上显示的是“XX亿活菌”字样的生物菌呢?毋庸置疑,它是完全具备增殖能力的。西藏本地生物菌肥技术指导
俺家的樱桃产量与去年相比提高了三分之一,品质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冠县崇文街道吉固村樱桃种植户任学帮的家里,他指着院子角落处一个白色塑料桶说。任学帮种植樱桃已有8年时间,长时间的连作以及施肥不当,导致樱桃地里的土壤土传病害严重,部分果树的长势也一年不如一年,令他头疼不已。“就在今年年初,俺听说正在推广的生物菌肥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果树的健康程度。于是,就找到了县科协,买了他们研制的菌种,在的指导下自制了生物菌肥。”任学帮说,令他没想到的是,小小的生物菌肥竟然“搞定”了困扰他很久的土传病害顽疾。今年开春,任学帮施用了生物菌肥后,樱桃地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樱桃树也较往年健壮,叶片色深肥厚。“樱桃成熟后,口感和色泽都要比其他没用生物菌肥的要好,价格自然卖得更高,产量也较普通种植户提高了三分之一。”任学帮说,今年他家的五亩樱桃收入5万余元,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冠县地处黄河古道,有着悠久的果树种植传统。但正是因为长期的连续种植,大量施用无机肥,导致土壤板结严重,并刺激土壤中有害菌生长。同时,由于种植户长期习惯生粪直接入地,也导致了土壤里有害菌增多。”冠县科协副主任陈振旭介绍说,县科协自2009年起开始实施“爱园沃土工程”。西藏本地生物菌肥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