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酿造工艺: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贮存与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茅台镇纯粮白酒厂家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酒呈段落性发展。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的晚期,先民们无不把酒看作是一种含有极大魔力的饮料。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在这一段落中,《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著作问世;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贵州茅台镇A3老窖珍藏白酒预订酱香酒是由纯粮酿造的,是天然发酵产品。
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开窖配料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约300公斤左右),与粉碎、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为175~187.5公斤。其发水操作与生沙相同。蒸酒蒸粮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头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h,保证糊化柔熟。下窖发酵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酱香型白酒对身体的刺激小。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头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公斤,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泼水堆积,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较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良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酱香型白酒在生产原料、工艺等的不同,品质也有着天壤之别。贵州怀仁茅台镇A1洞藏原浆白酒制造
酱香型白酒属于纯粮食类型的白酒。茅台镇纯粮白酒厂家
原浆酒的享用方法:稀释法:根据脂微溶于水的特性,把酒倒入酒杯中,酒占酒杯的2/3,然后加入1/3水。勾兑酒加入纯净水后,酒的颜色不改变,澄清透明;而原浆酒加入纯净水后,颜色改变成白色,呈浑浊状,酒体不透明。冷藏法:根据脂类物理特性,10°C以下结晶、凝固。原浆酒里,含有脂类物质,在10°C以下时,会结晶、凝固。用玻璃瓶装酒,放到冰箱冷冻时,半天就有凝结现象,放到冷藏室需要3天。就是说当酒液低于10°C时,会有许多絮状物质出现,然后加热,絮状物质消失,这是脂类物质析出。勾兑酒,就不会有此现象。有一些勾兑酒,加一点原浆酒,遇冷也会有少许絮状物质出现,但不会很多。实验证明,酒液在10°C以下时,出现的絮状物质越多,说明原浆酒成分越多,反之越少。茅台镇纯粮白酒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