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阻尼器小知识,和无锡建顾一起学习一下吧~
粘滞阻尼器的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1)作为一种消能减震装置,粘滞阻尼器不改变结构的刚度,只提供附加阻尼,且阻尼力与位移存在90°的相位差,对连接构件、节点的受力比较有利;(2)粘滞流体材料作为粘滞阻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阻尼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如耗能性能、热稳定性、频率依赖性等。因此,为了确保阻尼器具有良好的使用和耐久性能,粘滞流体材料宜满足以下要求:性能稳定,环境影响小,高粘性,流动性好,不存在老化或风干等问题。目前,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粘滞流体材料主要有甲基硅油、硅基胶等。更多关于粘滞阻尼器的相关知识,随时欢迎咨询建顾科技! 上海黏滞阻尼器原理
金属阻尼器基本概念:金属阻尼器(简称MD)是利用金属诸如“软钢”(常用材料为LY100、LY160、LY225)的屈服强度低、延性大、耗能能力好等特点,通过软钢的剪切变形或弯曲变形来累积塑性变形,从而达到耗散输入到结构中的能量的目的。相对于建筑的主体结构构件而言,金属阻尼器能够更早、更容易地进入屈服工作状态,更多地耗散地震输入能量。金属阻尼器属于位移型阻尼器,即是与结构的位移变形密切相关的,相对变形越大,阻尼器耗能性能发挥得越充分。安徽风电塔阻尼器安装方案
无锡建顾减隔震科技有限公司,减隔震行业的领航者~关于低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的划分,上节内容未能展示完,这节继续哦~3)、再来看看,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考虑,结构规范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2.1.1条的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房屋高度是指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该房屋高度是从结构的角度进行的定义,查阅了其他建筑结构规范,基本上是与此一致的。此外,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指出,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风景区附近的建筑物、在航线控制高度以内的建筑物,其高度系指建筑物的顶点,此时就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所以,对于超高层建筑,一般从航空控制高度角度来计算其建筑高度,就是算到建筑的顶点位置,比如前段时间比较出名的深圳赛格大厦,建筑高度就算到天线的顶部
无锡建顾减隔震科技有限公司,减隔震行业的领航者!阻尼器渗、漏油情况:黏滞阻尼器是否发生渗油,可以通过擦拭阻尼器活塞进出处的表面判断是否有油渗出。目前我国工程用的液体黏滞阻尼器存在有少量渗漏,大量渗漏直到油已漏光的情况。渗漏的阻尼器在地震、大风时完全失去了作用,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当漏油达到总油量的十分之一时,该阻尼器就完全起不到抗震作用了。阻尼器出现漏油的主要原因是阻尼器设计不合格,油箱密闭技术不过关。审查阻尼器质量的好坏,判断是否漏油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和要求。
无锡建顾减隔震科技有限公司,减隔震行业的领航者,为大家带来一些知识点,赶紧来学习一下吧~之所以介绍这几个关于房屋高度的名词,是因为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房屋的高度或者层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而基本自振周期则直接影响着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大小情况,也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减震和隔震情况。1)、按国家现行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第3.1.2条的规定,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层数进行分类:低层或多层:建筑高度不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0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高层:建筑高度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0m的,为高层民用建筑;超高层:建筑高度大于100.0m为超高层建筑。2)、按照1)中规范的前身——《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1.0.5条的规定: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或者总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超高层: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附件桥梁阻尼器
上海黏滞阻尼器原理
赛格大厦振动震惊全国人民,我们来说说这个吧~关于赛格大厦的几种猜想~目前根据**们的初步判断,主要原因是风,但是同时还耦合了多种因素导致的振动(如地铁运行、温度效应等)。一般的,引起超高层结构振动的因素主要是风和地震作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振动源也有可能会激发:1、施工振动的影响:比如采用锤击式压桩,能够释放和传递较大振动能量的施工工艺等;2、人群效应:人群集体的一致运动,导致的与结构的共振,如韩国首尔某超高层因为健身房跳操导致的“楼晃晃”;3、地基的突然沉陷:结构地基的突然沉陷会导致上部结构的振动,当然缓慢的不均匀沉降则是不会引起振动的;4、地铁或者重型车队的行驶经过:重型车辆或者地铁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也会造成建筑物的振动。上海黏滞阻尼器原理